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会务简讯

从“制造”到“智造”—专访广州海缝总经理郭晓欣

作者: 民建广州市委会 来源:民建广东省委会网站 日期:2025-05-13 访问量:1
字体:默认超大 打印

创业路上的朝夕奋斗,企业发展的起伏故事,民建带你听。

在这次采访中,我们请来了民建青年企业家、广州海缝总经理郭晓欣,听听他在企业发展路上的经验分享。

民建会员企业广州海缝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2007年落户南沙,占地3.3万平方米的汽车城厂区的建设开启了广州海缝在南沙区的发展之路。2013年占地6万平方米的广州海缝新海厂区投产运行,把广州海缝带进发展的快车道。2021年占地4.6万平方米的小虎岛数智化厂区奠基开启建设,各项工作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中。小虎岛厂区有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量身打造的生产线,将成为企业开启新能源汽车业务时代的主阵地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竞争力。

从当年只有3000平方米的小作坊到今天占地近14万平方米的规上制造业企业,产值从当年的400万到2022年的18.52亿元,每一个时间节点、每一个数据都记录着广州海缝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在郭晓欣看来,广州海缝取得的骄人发展成绩,除了海缝人持续努力奋斗注重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外,也离不开南沙区的区位优势带来的各类政策利好、科技创新优势资源、日益优化的营商环境以及政府对企业发展的关心助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广州海缝的发展和南沙区的发展是同步的,郭晓欣对广州海缝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充满信心。就企业高质量发展、企业家精神、企业家与民建等话题,郭晓欣打开了话匣子。

企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品质共享

郭晓欣说: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指企业在坚持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以创新为第一驱动力,以效率为核心,以环保为基础,以开放为机遇,以价值共享为目标,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能不断增强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并为中国经济稳中求进持续注入强大动力。

广州海缝作为一家专业从事汽车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及生产的企业,创新驱动和产品品质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保障。广州海缝通过自主研发设计完成了有关千斤顶的8项专利申报,成为唯一一家取得客户千斤顶生产订单的中资企业,打破了外资、合资企业多年垄断。先后多次荣获广汽丰田、广汽本田在原价、品质和交付等各领域的优秀供应商,是2020年度全球唯一一家荣获丰田总公司授予的全球区域贡献奖的中资企业。

疫情期间,汽车业面临的挑战几乎贯穿了全产业链,产能出现了阶段性收缩,严重地制约了广州海缝的发展。“为了稳定军心,工厂没有停工,如常运作,员工生产出来的零件设备不是用于交货,而是直接送到仓库,变成了库存,企业成本增加,整体利润率下降。”这个困境带给郭晓欣新的思考:“如何摆脱困境、提高盈利能力?尽快培养自主研发能力,企业才能具备更好的抗风险能力。海缝公司不断探索,通过加强研发投入,不断淘汰和更换大批高能耗低产出设备,终于转危为机,从“制造”跃升到“智造”,走上了企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郭晓欣多次谈到,增强创新意识、保证产品品质、坚持绿色环保是企业保持竞争力、适应市场变化并实现长期稳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制造业产业底蕴深厚、发展根基坚实,我相信未来广州制造业环境发展将会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开放合作发展,不断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期望广州未来可以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制造业企业运营成本和风险、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吸引更多科技型、技能型人才,为制造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郭晓欣的言语间,流露着对养育他的这片广州热土的深情,对广州未来会更好的热切期待和坚定信心。

企业家精神——诚信使命坚韧

在大家谈到企业家精神这个话题时,郭晓欣有很多感触。“传承上一代的艰苦创业精神,注重承诺和责任感,锲而不舍的“韧性”,勇于开拓创新,保持诚信、使命感和荣誉感。”郭晓欣说,“这是我们粤商、穗商多年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也是上一代传承的精神,这些信念支撑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疫情期间,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致使很多企业关停倒闭,前所未有的挑战让郭晓欣颇有感慨:“这种时刻,作为企业家,应对危机的变革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必须要敏锐地感知市场变化,必须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和韧性,迅速调整业务模式,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规避风险。作为领导者,要加强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团结协作,不能让困难影响海缝人对广州市整体经济发展向好的信心,要努力在逆境中寻找新的机遇和发展路径。我们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客户、员工的承诺,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通过不断加大科技研发创新投入,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全面转型升级的步伐,对创新和变革保持敏锐,更好地带领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高端方向发展。”

2022年8月,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商务局和市金融局等10个党政部门联合主办“新时代穗商培养工程”,郭晓欣被任命为二期培养工程的执行班长。新穗商培养工程,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广州市年轻一代企业家的政治力、领导力和洞察力,更好地传承粤商、穗商“艰苦奋斗、敢闯敢干、聚焦实业、做精主业”精神,进一步弘扬新时代穗商精神。郭晓欣动情地说,“广州市作为千年商都,穗商精神从不间断地传承、变革、创新,广州一直以来都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敢为人先、视野开阔、具备家国情怀是上一代穗商身上特有的符号。新时代穗商在传承务实、坚毅等穗商精神的同时,更应坚守诚信敬业、尽责担当的优良传统,用诚信去深度激活我们千年商都蕴藏的澎湃活力,奋力擦亮千年商都长盛不衰的金字招牌。”

企业家与民建——同心同向同行

郭晓欣2008年加入民建,民建不仅是他的政治身份,更成为了他工作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民建组织的各种学习和实践中,不但提升了自己的政治站位,提升了对多党合作制度的理解,也提升了我的市场洞察力、决策能力和自觉服务社会的责任感。”郭晓欣说,“民建组织的调研交流等活动,促进企业家之间的交流合作,扩大了企业家的社交圈和商业机会,帮助企业家们了解更多新技术、市场趋势,促进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组织就是我的坚强后盾。”

郭晓欣在民建吸收养分的同时,也不断的通过积极参与党派工作,履行一个民主党派成员的职责。他先后担任海珠区基层委副主委、市委会青年委及青年与妇女委主任,开展了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组织活动,受到一致好评,为广州民建的青年会员树立良好的榜样。

在担任广州市第十五、十六届人大代表期间,郭晓欣积极利用自身特长以及优势资源,围绕新形势下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领域加强学习和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他所提的建议多次被广州各主流媒体报道。郭晓欣说:“组织培养了我,希望我能够尽我所能为组织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郭晓欣一直以来都坚定地认为,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员,取得的成绩都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回报社会是企业应尽的责任。据不完全统计,郭晓欣及广州海缝在各类公益事业中捐资助物已超500万元。他数十年如一日的诚信敬业,得到了各种肯定和鼓励,先后荣获包括民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广州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领域党建之友、南沙好人等荣誉,并在2022年被遴选为北京冬残奥会火炬手。

在我们请郭晓欣分享一些所取得的成绩时,他谦虚的说:“作为一名青年企业家,我还在学习成长的路上。春华秋实数十载,砥砺奋进正当时。作为一名资深青年和二代接班人,致大家共勉:希望我们可以时刻保持对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对新趋势的适应能力,不畏困难,勇于尝试,始终坚持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和守正创新的精神努力奋斗,敢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为新一代的巨人,立志成为一名爱国、拥党、敬业、创新、守法、诚信、奉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无奋斗不青春。民建的青年企业家们只争朝夕,砥砺前行,用汗水绘就未来的壮美图卷,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