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7周年,进一步弘扬多党合作优良传统,激发爱国奋进力量。4月26日上午,民建阳江市委会在阳江市金山植物公园城市音乐厅举办文艺惠演活动。与往年的庄重汇演不同,今年的活动以“惠演”形式走进基层,选取了一批充满家国情怀又不失艺术水准的歌曲,用更亲切的方式述说多党合作的故事。
“每一寸土,都有人奔赴,每一寸天,都以生死来守护,每一寸心,都将人间正道浇铸……”男女声四重唱《寸心》的旋律在广场流淌。这首歌出自电视剧《大决战》,今天被民建会员赋予了新的诠释。“作为民建会员,我们的寸心就是要在各自岗位上尽己所能。”演出间隙,演唱者之一的老会员朴实的话语赢得阵阵掌声。
1948年的“五一口号”,如春雷般震撼了中国大地。那23条铿锵有力的主张,不仅宣告了一个旧时代的终结,更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新型政党关系的诞生。“全国劳动人民团结起来,联合全国知识分子、自由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社会贤达和其他爱国分子,巩固与扩大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这一号召如磁石般凝聚起最广泛的力量,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政治基础。历史学家金冲及曾评价:“'五一口号'实际上成为建立新中国的动员令和宣言书。”77年后的今天,当我们以艺术的形式重温这段历史,那些音符与歌词便成了打开记忆之门的钥匙,让我们在审美体验中完成了一次精神的朝圣。
《往日时光》的旋律响起时,现场不少老会员湿润了眼眶。这首歌咏叹青春与理想,在今天的舞台上成为多党合作历程的生动注脚。大屏幕同步播放着历史照片:民建成员参与公私合营、建设新中国、调研乡镇企业、新时代助力脱贫攻坚……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串起了民建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行的岁月。
“啊,我的弱水河,日夜流淌着我的歌……”男生六重唱《啊,我的弱水河》将演出推向高潮。演唱者之一的陈工程师是民建会员,也是市里城市规划设计专家。这首歌颂家乡的歌曲,被他演绎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内涵。演出后他动情地说:“就像歌中唱的弱水河,多党合作事业也源远流长,我们要让这条河流永远清澈、永远充满生机。”
惠演最后,全体演员与观众齐唱电影《建国大业》的主题曲《追寻》。“追寻那永远属于我们的那份无悔的忠贞……”台上台下,白发与青丝相映,歌声与心声共鸣,以抒情的旋律表达对信仰的执着追寻。歌声中,历史与现实悄然对话。这一刻,艺术超越了表演,成为情感的纽带;纪念超越了形式,化为前行的力量。
站在“五一口号”发布77周年的历史节点回望,这次文艺惠演已不再是简单的纪念活动,而将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一种精神仪式。它用艺术的形式打通了历史与现实的隧道,让77年前的政治宣言在今天的文化土壤中持续发酵。这些诞生于不同年代的红色旋律,如同精神的年轮,记录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奋斗的历程,也昭示着未来的方向。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时,留在观众心中的不仅是艺术的余韵,更有一份沉甸甸的思考:如何在新时代传承“五一口号”所彰显的统一战线法宝,如何让红色基因在创造性转化中永葆生机?这或许就是文艺惠演留给我们最珍贵的时代命题。
红歌嘹亮处,初心照未来。从1948到2025,从“五一口号”到新时代征程,变的是艺术表达的形式,不变的是对初心的坚守;变的是时代提出的课题,不变的是团结奋斗的精神。在铿锵激昂的旋律中,重温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风雨同舟的光辉历程,让“五一口号”背后的爱国情怀和民主精神深入人心,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文艺演出,更是一部用音符写就的党史,一曲用激情唱响的未来。
民建阳江市委会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让多党合作的优良传统薪火相传,在加强自身建设和履行参政党职能中胸怀大局,不断提高谋划工作的政治站位、理论站位、时代站位,找准自身优势和全局工作的结合点,始终保持同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政治本色,多献推动发展之计,多谋服务发展之策,多尽加快发展之力,多做支持发展之事,把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写在履职尽责的生动实践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更加磅礴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