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这一声惊雷,不仅掀开了中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序幕,更凝聚起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共襄伟业的政治共识。作为民建会员,我们深知,“五一口号”的发布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肝胆相照的历史见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形成的起点,更是民建人始终铭记的精神坐标。
77年后,民建珠海金湾二支部以“传承薪火·砥砺前行”为主题,通过系列活动重温历史、感悟初心,在新时代的浪潮中赓续多党合作的政治基因。
以学铸魂:历史寻访与专题学习
四月的岭南细雨浸润着北山村的青石巷,民建珠海金湾二支部会员们踏过杨氏宗祠的门槛,步入这座镌刻着百年风云的青灰建筑——杨匏安陈列馆。1896年11月,杨匏安就出生在这里一个破落的茶商家庭。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理论家、华南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人,杨匏安家道中落却胸怀救国理想,1925年省港大罢工期间执掌巨额罢工经费分文不取,镌刻下“不贪公家一文”的铮铮铁律,1931年在上海从容就义,用35载生命诠释何为“光明磊落”。
会员们通过历史照片、泛黄书稿及全息影像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触摸革命先驱的信仰轨迹,更加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在这里,青瓦灰砖彰显出历史的厚重,而红色精神却闪耀得更加鲜活。
历史寻访后,支部开展了专题学习,邀请珠海市社会主义学院专家作《从“五一口号”到新型政党制度》讲座,从理论维度剖析多党合作制度的历史必然性与现实生命力。会员们纷纷表示,纪念“五一口号”,就是重温多党合作的初心,今天的民建人更应清醒认识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新型政党制度的核心要义。
以行践知:社区宣讲与青年对话
黄炎培在白色恐怖中秘密联络上海工商界,通电响应“五一口号”;郭棣活穿越海上封锁运回纺织设备,为新中国纺织业奠定基础;章乃器首创粮票制度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使粮食部门扭亏为盈。在金湾区红旗镇党群服务中心“五一口号”主题交流会现场,民建支部向社区居民讲述民建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的故事,让泛黄的档案化作鲜活的红色记忆。他们的故事,既是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者与知识分子救国图存的缩影,也是多党合作制度下“风雨同舟”精神的生动诠释。
现场居民听时全神贯注,听后颇有感触。一位长者说,从前只知道民建是民主党派,今天才看清这些实业家、学问家是怎样用织布机上的经纬线、算盘珠里的民生账,一针一线编织出多党合作的锦绣图景。“这些故事让我懂得‘五一口号’精神不只是历史课本里的文字,而是新时代青年脚下该走的路——我们要把‘五一口号’精神,化作党派合作的新实践、社区治理的新探索,让多党合作的薪火生生不息。”青年社工如是说。
以思促行:建言献策与履职实践
“五一口号”不仅是宣传口号,更是政治口号、行动口号。民建支部以纪念活动为引擎,将精神传承转化为调研举措。
在金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调研组连续开展系列调研,走访多家企业,深入生产一线,倾听企业心声,撰写“构建产学研医协同创新联合体”相关提案;以“高铁动脉激活湾区动能”为切入点,支部组织会员通过实地考察高铁沿线站点、走访相关企业等,全面摸清区域发展现状与需求。会员们表示,民建的每一次成长,都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我们的每一份提案,都是对多党合作初心的守护。
77年前,“五一口号”开启了协商建国的伟大实践;77年后,协商民主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焕发新的生机。珠海民建金湾二支部将始终牢记多党合作的初心使命,在协商民主的广阔舞台上建真言、谋良策、聚共识,为珠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贡献民建智慧和力量!